纵观这几年支付行业,不可谓不是套路连套路,大哥的真诚在金钱与人性面前简直不值一提。归根结底,原因不外乎就是整个行业失去了最基本的敬畏之心——代理商手里,压根没有能有效预防和反制上级大哥的措施。
这也是最近行业重提POS机流量卡外置的原因——上级倘若敢收割,下级代理就敢停卡,将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即使出现意外,有了这等反制措施,也可将损失降至最低。
试想一下,倘若是各位金控的代理商装出去的POS机皆为外置流量卡的,那么在出现零星个别不到账的客户后,通过批量停卡的方式,就能阻止不知情客户再用设备,导致的进一步损失呢?
当然,对于外置流量卡这种“开历史倒车”的行为,不少同行也提出了质疑,概括起来,无非是以下几种观点:
①外置流量卡机器产量低,成本高,且外置流量卡不如内置卡稳定。
②对于动大镰刀的收割,外置流量卡有点作用,但对于零星的调价,一次涨价一两元的那种,可能停卡切机的成本很高,根本划不来。
③流量卡内置与外置总归不如找个靠谱的好大哥。
④倘若机器与外置流量卡的供应商为同一人,则外置流量卡的开关权限同样难以保证。
看上去确实有那么点道理。
但实际上呢?
首先,关于机器成本与稳定性问题,易收单常年回收二手POS机,目前看并无明确的数据支撑去佐证内置卡机器的故障率和稳定性高于外置卡机器。至于成本,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内置卡机器和外置卡机器并无太大差异。绝大多数电签POS机在设计开模时,都是按照内置卡和外置卡两个方案来设计的,你可以找一台电签POS机拆机看看,机壳里头都是给卡槽预留了开槽的位置的,而在主板上,外置卡卡槽也是预留了位置和电路的。
然后,说外置卡对于小金额调价作用不大的,我只能说你本末倒置了——这个东西属于“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没有”的存在,在小金额调价之后,代理商选择与上级继续合作,还是切机走人,掌控权在代理商,而不是上级。代理商是否愿意花费这个成本,代理商自己说了算,而不是受制于上级。
再者,“流量卡内置与外置总归不如找个靠谱的好大哥”这个论调,妥妥的属于废话文学。真诚的大哥有没有?当然有。跟对了人,一切都不是问题,但莫说是新入局的支付人,就算是支付行业的老江湖,身在局内,又怎能够以上帝视角百分百看清自己真的跟对了人?过去的稳定和靠谱,在残酷的商业环境中,只能作为参考,并不能作为未来面对收割时的“免死金牌”。
最后,至于流量卡和机器来自同一供应商这个问题,也很容易破局:所有提供外置流量卡POS机的大哥,允许代理商自采流量卡并通过代理商自己的流量卡管理后台进行管理(代理后台与流量卡管理后台分割独立)即可。技术上这并不是什么麻烦事,毕竟流量卡只负责通讯,跟收单结算的核心业务并不挂钩。这样一来,那些提供虚假的外置流量卡POS机的盘方,同样也无处遁形。
记住,真正的好大哥,是敢于把刀柄递到你手里,而刀刃面向他自己的。
与其劳神费力地去对赌人性,不如让你的大哥给个痛快话:
“你家能提供外置流量卡的机器吗?”